| 拼音 | kǒu bù èr jià |
|---|---|
| 解释 | 指卖物者不说两种价钱。 |
| 出处 |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逸民传·韩康》:“常采药名山,卖于长安市,口不二价,三十余年。” |
| 造句 | 国营商业口不二价的作风也该变革一下了。 |
| 灯迷 | 一口价 |
| 用法 |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买卖等 |
| 英语 | No bargaining. |
| 故事 | 汉朝时期,出身豪门的韩康不愿入仕当官,经常游名山采药到长安市场上去卖,三十年如一日坚持言不二价。有一次,一个女子向韩康买药,讨价还价,女子说她早就知道韩康言不二价,韩康叹息自己隐名避世还是被人认出,就隐遁于霸陵山中 |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