屋下架屋
wū xià jià wū
| 拼音 | wū xià jià wū |
|---|---|
| 解释 | 比喻机构或文章结构重叠。 |
| 出处 |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不得尔,此是屋下架屋耳。” |
| 造句 | 且自诩为虽创论而无实定论,直床上安床,屋下架屋耳。 ★清·周中孚《郑堂札记》第三卷 |
| 用法 | 作谓语、定语;指没有创新 |
| 英语 | overlap organizations or constructions |
| 故事 | 晋朝时期,庾仲初写了《扬都赋》送给庾亮,庾亮极力抬高其身价,说可以与张衡的《二京赋》以及左思的《三都赋》媲美。于是人人争相抄写。太傅谢安则认为评论过高,这是屋下架屋,处处模仿别人的作品,内容十分乏味 |
